中低壓鍋爐管的使用要點
發(fā)布時間:
2021-10-26
中低壓鍋爐管用于制造各種機車鍋爐的中低壓鍋爐、過熱蒸汽管、沸水管、水冷壁管和過熱蒸汽管、小煙管和拱形磚管。熱軋或冷軋(軋)無縫鋼管,含優(yōu)質(zhì)碳素結構鋼。那么中低壓鍋爐管應該什么時候進行正火退火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中低壓鍋爐管用于制造各種機車鍋爐的中低壓鍋爐、過熱蒸汽管、沸水管、水冷壁管和過熱蒸汽管、小煙管和拱形磚管。熱軋或冷軋(軋)無縫鋼管,含優(yōu)質(zhì)碳素結構鋼。那么中低壓鍋爐管應該什么時候進行正火退火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1.對于含碳量小于0.25%的中低壓鍋爐管,通常采用正火代替退火。由于較快的冷卻速度可以防止游離第三滲碳體沿低碳鋼晶界析出,因此可以提高沖壓件的冷變形性能。正火可以提高鋼的硬度和中低壓鍋爐管的可加工性。在沒有其他熱處理工藝的情況下,正火可以細化晶粒,提高低碳鋼的強度。
2.含碳量在0.25% ~ 0.5%之間的中碳鋼中低壓鍋爐管也可進行正火處理,代替退火。雖然接近碳含量上限的中碳鋼正火后硬度較高,但仍可切削,正火成本低,生產(chǎn)率高。
3.對于含碳量在0.5%-0.75%之間的高壓中低壓鍋爐管,正火后的硬度明顯高于退火后的硬度,切割難度較大。因此,一般采用完全退火來降低硬度,改善可加工性。
4.含碳量> 0.75%的高碳中低壓鍋爐管或工具鋼一般采用球化退火作為初步熱處理。如有網(wǎng)狀次生滲碳體,應先正火消除。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合適的溫度,保持一定時間,然后緩慢冷卻的熱處理工藝。緩慢冷卻是退火的主要特征。退火后的零件通常用爐子冷卻到550以下,然后出爐空冷。高壓鍋爐管退火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熱處理方法。在工具、模具或機械零件的制造過程中,往往將其安排為鑄鍛焊后、切削(毛坯)前的初步熱處理,以消除前道工序帶來的一些缺陷,為后續(xù)工序做好準備。
中低壓鍋爐管表面獲得一定深度的硬化層,而芯部仍未淬火,即表面淬火,這是一種局部淬火方法。工件表面應仔細清潔,去除毛刺、鐵屑和油漬等。表面狀態(tài)會明顯影響淬火效果。有兩種常見的表面淬火方法:
一、火焰淬火:用火焰在一定范圍內(nèi)加熱中低壓鍋爐管表面,使其奧氏體化并淬火的過程。為了實現(xiàn)表面淬火,火焰提供給表面的熱量必須大于從表面?zhèn)鬟f給芯部并消散的熱量。采用氧乙炔混合氣產(chǎn)生火焰,產(chǎn)生的氧乙炔火焰溫度最高,可達3100。
二、感應淬火:將一定頻率的交流電(分為高頻、中頻和工頻)通過感應線圈,使感應線圈周圍產(chǎn)生同頻率的交變磁場,置于磁場中的工件產(chǎn)生與感應線圈同頻率、反方向的感應電流,稱為渦流。渦流而產(chǎn)生的電阻熱將中低壓鍋爐管表面迅速加熱到淬火溫度,然后向零件噴水,使工件表面硬化,硬化層厚度隨著頻率的增加而變薄。這就是感應加熱表面淬火。
相關新聞